曾“叫板”格力董明珠,銷量超過海爾的空調大王,如今怎麼樣了?
2023年8月消息:有媒體報道稱,深裝總建設集團前董事長李興浩已被有關部門控制,所涉相關案件已經開庭。此人有一個更爲外界熟知的身份:志高空調創始人。即便幾年前就退出公司運營、不再負責相關業務,但他的個人情況還是會對志高空調的整體經營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。
曾經這是一段農家子弟逆襲成爲空調大王的商業傳奇。1964年,李興浩出生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裡水鎮勝利社區豐崗村。高中畢業後,他在家務了幾年農,而後開始學做生意。他曾笑稱自己“七十二行”中幹了四十行,在街頭巷尾賣過冰棍、布碎、拖把,開過理髮店、五金店。
23歲時,李興浩開了一家海鮮酒樓。由於酒樓裡的空調經常壞,光是維修就花了很多錢,於是他決定自己動手修,還註冊成立了一家名爲興隆製冷設備維修中心,後來規模越做越大,成爲當地最大的維修中心,聘請了200多名員工。
經常和空調打交道,一來二去便掌握了最重要的配件空調壓縮機技術。正好在這個時候,有位臺商找上門來,雙方一拍即合,各自出資600萬元在豐崗村建廠。1994年,志高空調正式掛牌成立。彼時行業龍頭是春蘭,董明珠還只是格力的銷售主管。
就在志高空調下線的前三天,市場就掀起價格戰。李興浩毫無畏懼、積極應戰,誰曾想合夥人卻臨陣退縮,單方面宣佈破產,不僅撤了資,還帶走技術、生產、營銷等關鍵崗位的骨幹。危急關頭,他先跟親友借錢補發工人的工資,然後召開供應商大會,憑藉個人良好的信譽,給供應商打了800萬元“白條”,順利活了下來。
往後發展,志高空調以主打性價比的產品快速開拓市場,到了04年其銷量達到280萬臺,市場份額首次擠進前四,緊追格力、美的、海爾。隨後在家電下鄉等系列政策紅利下,公司業績攀升。09年的時候,志高登陸香港資本市場,次年打破行業長達15年三分天下格局,擠掉海爾躍居第三。當年公司營收接近100億元,盈利4.5億元。
李興浩做事相對高調、對人對事敢於直言,與格力電器和董明珠的“隔空較量”時常登上頭條。05年的時候,他花高薪從格力電器挖來清華大學第一代製冷專業博士後鄭祖義。對此,董明珠曾在公開場合表示:“志高用的人,都是格力不要的人。”他則針鋒相對:“格力的製造並不比志高的好,只是會營銷,天天打廣告。”
在營銷宣傳上,志高空調也有意對標格力,例如“高端空調引領者,做世界上最好的空調”VS“好空調,格力造”;“掌握智能雲核心科技”VS“格力,掌握核心科技”。
2014年,李興浩又從格力手中搶走了代言人成龍,高調地簽下十年長約。與此同時,他還喊出了“2020年銷售額突破千億”豪言。2017年,志高空調營業收入突破百億,達到107.4億元。
可惜好景不長,次年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4.4%至92.35億元,淨虧損4.8億元。2019年更是創上市以來的虧損紀錄,達到14.08億元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受到多元化發展的拖累,再加上技術投入少、品控不嚴格,導致主業失去競爭力,銷量、口碑一落千丈。去年4月,志高控股正式退市,告別資本市場。
2021年,志高空調業務重組,由新公司廣東省志高格物科技有限公司運營。今年1月份,年產能200萬套的四會製造基地投產。一個殘酷的現實是,如今空調市場可能已經沒有志高的位置了,美的、格力、海爾組成的“第一陣營”地位穩固,奧克斯、小米、海信、TCL等緊隨其後,志高線下、線上累計市場份額分別只有0.03%和0.2%,想要東山再起難度不小。